多吃雞翼令女兒變「大份」? 醫生拆解激素恐慌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12/27 10:50

最後更新: 2017/12/27 10:50

分享:

分享:

雞翼是不少港人家庭的必備飯餸,但坊間一直流傳雞翼含激素,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。有爸爸亦因為女兒長得特別「大份」,懷疑是兒時吃太多雞翼有關。TOPick找來港怡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,解構食物中激素對人體的影響,釋除恐慌。

何先生有2名女兒,長女已19歲,小女兒則14歲。他身高約5呎7寸,太太則約5呎4吋,兩人都不算高大,但長女身高約5呎6寸,雖不算肥,但何先生形容:

女兒很『大份』,像山東女子,你看她大脾都很粗大,和妹妹或我倆夫婦都不同。

何先生指,長女自小吃很多雞翼,家中外傭每周總有三幾餐是煮雞翼,他一直懷疑是雞翼激素作怪,尤其是長女食量不多,但偏偏長得這麼高大。何家之後已少吃雞翼,他說:

細女無食那麼多雞翼,身型正常,家姐(長女)真係好大份,令我覺得是激素谷出來的。

現時何家即使吃雞翼,也會選購標榜不含激素或抗生素的雞翼。何太說,雖然是較貴,但寧願小心一點。

市民需進食大量雞翼方會攝取過量激素

激素亦稱為荷爾蒙,與肉食有關的主要有3種,包括皮質醇、生長激素及雌激素。人類身體會自行分泌天然激素,使人維持正常血糖、血壓,並維持肌肉量,對生長、發育和生殖等各種生理變化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。

不過,如體內激素過多,皮質醇會提高血壓、血糖水平,增加肥胖風險;生長激素促進細胞增長,從而增加患癌風險;攝取過量雌激素則有如食避孕藥,減低女性排卵以至生育能力。男性體內雌激素過多,亦會導致胸部變大,出現胸口女性化情況。

袁美欣指,因食品工業曾流行用激素生產肉類, 坊間亦流傳吃太多雞翼會早熟,但其實現今世界大部分地方已禁止使用激素飼養禽畜, 問題不大,即使不小心進食了含有激素的肉類,市民仍需大量進食才會攝取過量激素。她引述外國研究指:

以注射人造激素的牛扒為例,市民要每日食150塊牛扒才會攝取過量的生長激素。

她又指,激素是蛋白,如市民徹底煮熟,受熱後蛋白會分解,加上胃液酸鹼度改變,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。

袁醫生舉例,即使女童8歲已開始胸部發育,也屬正常,未必是早熟;但若2歲已月經來潮,女童或患與內分泌失調相關病症,例如生腺瘤、纖維性骨失養症等,家長應盡快帶小童看相關醫生。

雞翼和雞頸是打針位?

至於有傳言指雞翼和雞頸正是打針位,是激素高危地帶。袁美欣澄清那只是謠言,無論是進食雞翼、雞胸肉或是雞脾,風險都相若,因人造激素進入雞隻後經血管傳遍體內,會被身體吸收:

打入肌肉,身體會較慢吸收;打入血管,則會快些傳遍身體。市民根本無從稽考,最好方法就是在受政府認可的食物供應商買雞翼。

現行的《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》(第132章,附屬法例AF)已規定任何人不得售賣或為供出售而託付或交付含有激素的任何魚(不包括活魚(介貝類水產動物除外))、肉類(指擬供人食用的任何動物和禽鳥的肉及其他可食部分)或奶類,以供人食用,當中包括乙二烯雌酚(Dienoestrol)、乙二基已烯雌酚(Diethylstilboestrol)及已烷雌酚(Hexoestrol)。

【延伸閱讀】港女8歲開始胸脹發育 醫生:不只是雞翼的問題

豆類食物含天然激素

袁美欣指,部分食物含天然植物性雌激素,主要為豆類食物,例如腐皮、豆腐、豆漿、豆卜等,但雌激素含量低,

可能要每日飲10幾公升豆漿才會對身體有影響。

目前香港法例中沒有就在食用植物中使用的激素訂下標準,而國際上也沒有就此制定全面性的標準。

她提醒,相比激素,食物中的抗生素禍害更深,因抗生素非普通蛋白,即使食物煮熟仍有殘留;而當人類進食含大量抗生素的食物,便會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,加速細菌變異,令本來有效的抗生素變為無效,成為耐藥細菌,當細菌對多種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時,就會變成「超級細菌」,出現無藥可醫的窘境。

懷孕期間不宜使用含激素藥物

如非醫生處方,袁美欣建議市民不宜在懷孕期間服用含激素藥物,特別留意以下3類藥物:非註冊止痛藥、減肥藥及避孕藥。她表示:

比如減肥藥,雖然法例已明文禁止,但部分仍可能有含甲狀腺激素的藥物成分。

【延伸閱讀】2歲女童早熟來月經 大學研究揭膠地墊釋塑化劑惹禍

【延伸閱讀】雌激素催生早熟港女大胸男 哪些食物最高危?